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代码与算法,它正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,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科大讯飞,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,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创新精神,在科技助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,为千万残疾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。
中国残障人士数量庞大,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改善他们的生活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科大讯飞积极响应,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。2025年9月23日,华夏时报社青年调研团走进科大讯飞北京分公司,开展“根在基层·科技助残”主题深度调研,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科大讯飞在科技助残方面的卓越成果。
对于听障人士,科大讯飞推出的智能助听器系列产品堪称“智能耳朵”。我国听力损失人群规模超2.2亿人,科大讯飞突破传统助听器功能局限,以“充电盒字幕转写”“深海级降噪”等核心技术,为听障人士带来福音。自2019年起,科大讯飞联合多方发起“听见AI的声音”公益行动,为持证听障人士提供终身免费转写服务,截至2024年底,累计捐赠转写时长超2亿分钟,近10万听障人士受益。听障产妇在产房借助语音转写软件“听见”孩子的问候,这温暖的瞬间正是科技有温度的生动体现。
展开剩余53%肢体障碍者同样得到了科大讯飞的关怀。讯飞爱博智能推出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,已在近50家医院投入使用,服务超万人次。康复版提供科学步态训练,个人版助力日常助行,真正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衔接,成为肢体障碍者重新学步的伙伴。
视障人群也因科大讯飞的技术而感受到世界的多彩。其智能体能够描述世界,成为视障者的“第二双眼睛”。在中国残联信访窗口,“无障碍交流AI透明屏”通过远程手语翻译、多语种互译、手写输入等功能,让听障、语障人士的沟通不再受阻,成为社会包容的象征。
2024年5月16日,中国残联与科大讯飞共同成立“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”,标志着科技助残进入体系化、平台化新阶段。实验室以“不让一个人在数字时代掉队”为使命,推动技术攻关、产品孵化与人才培养。连续两年的AI助残创新大赛涌现出众多优秀项目,构建起开放、协同的助残生态。
科大讯飞的助残视野不仅局限于产品研发,还通过举办大赛、发起公益计划,开放AI能力,赋能公益开发者,构建助残开发生态。同时,联合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就业培训,直接赋能残障人士掌握新技能,实现自我价值。
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,从技术攻坚到人文关怀,科大讯飞正以人工智能为笔,书写着科技助残的动人篇章,让世界变得更平等、更温暖。
#大模型国家队##全栈自主可控##全国重点实验室#
发布于:福建省公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